收藏网页 | 在线咨询 欢迎您来到杏坛美术馆

专题 | “水墨新浪” — 陈端

2015-11-02 09:15:47

 


“长江后浪催前浪,一浪又比一浪高”。中青年水墨艺术家是新时代的幸运儿,赶上了中国经济大发展,文化艺术大繁荣的新时代。

 

2015年11月21日下午3点,“水墨新浪·当代中国画青年画家提名展”将在北京杏坛美术馆隆重开幕!

 

参展本次展览的中青年艺术家有:徐光聚、董金良、李志坚、刘玉国、沈益群、廖星君、赵丽娜、康春慧、陈端、黄红涛、高重飞、王芳、付振宝、岳小飞、丁阳、孙超、孙囡、张云、彭瑾慧共19人。

 

他们是当代水墨弄潮儿,他们冲浪在当代水墨艺术的新潮中,一往无前驰向汹涌澎湃、滚滚而来的水墨新浪。

 

展览由北京杏坛美术馆主办,诚邀广大亲朋莅临!

 

 

 

個人簡介

 

 

 





1982年9月生于福建莆田。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福建省青年美协常务理事,福建省青年画院画师。

 

 

 

 

 

 

“出世”“入世”之门

 
 
 

 

 

文\王晓舜


《鼓浪屿印象 NO.2》

 

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下,寄居在城市的青年艺术家。陈端的生活轨迹和成长经历不可避免地决定着他的关注和寄托。没有用传统的名山大川和花鸟鱼虫来作为他传递和抒发情绪的载体和媒介,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周遭真实的环境, 这其实几乎是陈端下意识就采取的一种策略。规避那些虚伪而空泛的宏大命题,从本体出发,真实真诚地把情感付诸于身边熟悉的事物。

 


《鼓浪屿NO.3》

 

从这个角度看,陈端是现实主义的,是积极的,入世的。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画面中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和场景为什么却给我们以异样感、陌生感呢?尤其是陈端最近一段时期的作品,愈发明显地弥漫着一种虚幻的感觉。以《空城记系列》为例,画面的尺幅并不大,而画面跟之前的作品相比,愈发地“空”了起来。然而空灵并非空洞,空旷也不同于空虚。随着原本满满当当的“物”逐渐地减少、减弱。于是一只鸟、一片云彩、一只纸飞机所隐喻的“意”慢慢呈现出来。在他的画面中,这些当代人精心铸造的城市、楼房、别墅、庭院里,道路静寂着,桌椅空置着,杯盏零落着,花草漫无目的地独自生长。这里空空荡荡,没有一个人。既没有建造者,也没有使用者。只有他们留下的依稀的痕迹。而即便是这些痕迹,也正在缓缓地消弥着。浮华的背后是空无一人的无常。我们跟着艺术家从这淡淡的苍凉中品味悲悯的情怀,体验伤逝的隐痛。不经意间,一丝“禅”的意味就在此刻进入我们的心境。也恰恰经由这一丝形而上学的意味,画面得以摆脱世俗的层面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陈端又带着一丝冷峻的“出世”情结。而就是这样一个感性、理智、热情、沉静的矛盾综合体。恰恰将精神上的脐带接上了他及其推崇的明清文人画家们的传统母体。

 


《上海街道NO.3》

 

 

在艺术创作中,这种“感觉”一旦携带上理想的色彩就能使艺术家在表达的时候更加凸显个人特征,对细节无数次的精神触碰,同时也是对内心世界的自我疏导。笔墨的运动时时刻刻联系着艺术家的心灵和这个外在的世界。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和性情与描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并且在这样一次次的磨合中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和谐统一。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陈端的艺术创作已经溶入了艺术家的个体生命,成为他生活、情感的痕迹和积淀。

 


《上海街道NO.5》

 

近年来,陈端都在致力营造一个理想的画境,从朦胧到清晰,从飘渺到具体,他把所有的情感寄托都用来构建这个子虚乌有的地方。这个在陈端玄想中存在了许久的所在,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具体的地址—“花溪中路120号” 。在那里,香草遍地,一条“风居住的街道”,通向他灵魂的居所。在那里,他可以对现实和当下进行思考。也可以与古典和传统进行交流。在那里,与现实世界保持距离的同时也与其相连,在那里,与精神净土相接的同时也与其相隔。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双重性的灵魂栖息地,才构成了陈端自由而真诚地去表达的可能和前提。让他在可以随时地走开的同时也可以随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