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网页 | 在线咨询 欢迎您来到杏坛美术馆

黔贵画才 · 徐恒

2016-01-31 10:50:31




徐恒

字思子,1964年生于贵州贵阳。

1990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1979年开始学习传统中国画,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学习和创作,长期坚持在贵州山区写生。

2002年上海师大文学研究生课程班毕业。

200210月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发展方向博士课程班,师从张立辰教授。

1990年留校任教于美术系。2004年开始任美术系主任,全面组织美术系教学创作工作,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参加了省内近年来所有重要大型美术活动,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各级艺术机构收藏,有多篇专业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在中国多个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个人画集七部。

现为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贵州中天书画院,院长。





新雨后  70X45cm  2010

 

 

 

· 磅礴乌蒙的生命赞礼 ·

 

“他画的才是真正的贵州”这是张仃先生1991年赴贵州写生见到《徐恒写生册》时说的第一句话,并为其题书:“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给予勉励。确实,徐恒的画是从内在捕捉了贵州崇山峻岭中蒸腾盘绕的勃勃生气,徐恒的画面中经常看不清、分不出哪些能代表贵州的吊脚楼、大榕树、花桥、鼓楼,他不是在“画”贵州,而是力图在画面上捕捉、升华那涌动在乌蒙山中博大苍茫的生命气息。经过长期深入的体会,徐恒洞察到那些处于相对原始自然状态下比较“静止”的生命形态后面的蓬勃生机。
 




白云生处  45×30cm  2014

 

在贵州山区,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制约,人们日常生活对现代工业技术的依赖远不如对自然条件的敬畏,人们更多的受制于自然条件。所以,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显得更加紧密。徐恒的画就是力图去呈现这样一种人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气息,而不是去收集那些所谓的素材做画面的垒叠。基于这种追求,徐恒坚持到苗山、侗寨去观察、体会、写生。他不断地实践,虽然研习中国画二十几年,却不轻易把那些自己认为还不够成熟的画作示人。这种甘于寂寞的沉静心态,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包装”、“炒作”日益泛滥的今天,对一个艺术家而言,尤其显得可贵和难得。




山水  45×30cm  2014

 

正是这种对艺术本体的崇高敬仰和虔诚态度,成就了他画面朴实浑厚大气磅礴的气象。他的画绝没有任意轻佻的买弄,在严谨深重的画风里,蕴含了大山深处涌动着无限生机的“浑然之气”。为了实现对艺术真谛的探求,他更崇尚“聪明人用笨办法”的治学之路,所以虽然早在1985年1986年就卷着画作遍求名师指点,先后求教过李可染先生、白雪石先生、周思聪老师等大家。从这些大家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画艺,更被他们对待艺术严谨真诚、不断探索的精神所折服。周思聪先生的话一直是他这些年写生创作时想正确解答的问题:“当要画一幅画时首先想的是画什么?为什么要画?有什么要表达?”怀着这个当时无法准确回答和把握的问题,徐恒放弃了当时已是个体老板的优厚经济收益,而毅然报考专业院校,并从此潜心中国画的研习创作。经过将近20年努力后的今天,虽然问题依然存在,但是他已经有了对问题比较明确的认识、把握和对画面很好的表达能力,这在《苗山晓色》、《山寨日出》、《朝露》等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2005年7月,作品《日出》获第二届《自然与人 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大展》艺术一等奖。
 



山水  45×30cm  2014

 

为了探求绘画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徐恒一方面不断加强丰富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一方面坚持每年到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去写生、观察、体会,逐步从最初的描绘景物到借山川抒写自然和胸中的浩荡之气。这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是从开始寻找与别人的不同点到选择不同的观察体会方法,以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一个人在山顶独坐,在四处犬声中穿行与村寨,在瓢泼大雨中上山去守望天边的第一抹亮光,也许这不是什么好办法甚至是笨办法,但是却踏实而肯定,诚恳而厚重,这种山民式的淳朴,就像苗家的米酒,虽然没有响亮的品牌,却很醇厚醉人。

 

 

· 作品  欣赏 ·





昨夜疏雨湿千山  140X70cm  2010



山水  45×30cm  2014



往来白云间  68×45cm  2014


门系钓鱼船  68x50cm  2013


湖天独钓  68x50cm  2014



孤舟烟雨图  68x50cm  2013



松涧图  68x50cm  2014



山水  68x68cm  2014



山水  68x50cm  2013



山水  68x50cm  2014